2025年4月25日,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测定》国家标准项目启动会在江苏南京成功召开。来自南京玻纤院、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比亚迪、欣旺达、埃力生、高特电子科技、广州晖能、爱彼爱和、纳诺科技、航天乌江机电、江苏珈云、赛特新材、硅翔绝缘、湖北祥源、国材检测、泛锐熠辉、赢胜节能、湖南荣岚、浙江岩谷、泰思泰克、苏州优尼科、中科润资、江西晨光、摩根热陶瓷、滁州银兴、江西宏柏、深圳中凝、南京冠耐科、江苏汉信天诚等行业头部企业,湖北科技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等高校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标委会副秘书长崔军主持。

启动会上,标委会秘书长王佳庆在讲话中指出,在动力电池的被动安全防护技术中,隔热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评价隔热片的抗热冲击性能,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该标准的启动对于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标准编制组应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同时确保标准按计划进度进行。
会上,《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测定》国家标准项目负责人崔军对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原则、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相关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并明确了标准制定的下一步工作计划。中汽研平台总监马小乐为各单位代表介绍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主要介绍了该标准新修订点以及与《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测定》密切相关的热扩散测试方法。随后,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测试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为确定标准未来工作方向奠定良好基础。

本次启动会的成功召开将加快推进《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测定》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国内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的空白,降低新能源动力电池电芯热扩散风险,减少因新能源电池热失控引起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动力电池的被动安全防护技术中,隔热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组单元电池之间,使用能够实现隔热、缓冲作用的隔热片,可以限制热量与冲击的传递,为整个电池组提供防护,阻断链式反应,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性。
由于隔热片材料多种多样,各种材料之间、各供应商产品之间的隔热性能差异较大;隔热片材料的生产工艺也决定了其每一批之间也会有性能差异。所以对隔热片的性能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在隔热片产品研发环节或在产品交付验收环节,也对统一、便利的测试方法有强烈的需求。
基于以上情况,全国绝热材料标委会开展了相关行业需求和测试方法的调研工作,并将动力电池用隔热片在热失控条件下的隔热性能命名为“抗热冲击性能”,采用了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编写了草案并申报了国家标准《隔热片抗热冲击性能的测定》的制定计划。2024年,国标委发【2024】28号文《2024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下达了该国家标准计划(20241910-T-609),由南京玻纤院负责牵头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