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新闻待分发

玄武岩纤维模块化!为登月探索提供了新材料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17  浏览人数:

图片

2025年6月11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交会)在上海开幕。


展会汇聚全球近20个国家及地区的千余家科技企业,其中,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月壤原位制备玄武岩纤维模块化装备”C位展出,为我国深空探索提供了新材料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在占地3.5万平方米的展区中,一台银白色、适用于深空环境的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据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员汪庆卫介绍,东华大学因其科研优势,朱美芳院士、成艳华、汪庆卫团队有幸获得嫦娥五号真实月壤500毫克,研究团队根据真实月壤的组分和特性,自制模拟月壤,通过1400-1500℃高温熔融与真空牵引技术,成功制备出直径仅10-20微米(头发丝的1/5到1/6)的超细纤维。


为了能在月球“服役”,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台可用于深空环境的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从而克服月球上无人、真空、低重力的环境。

图片

在研发过程中,东华大学实现了多个“第一次”。在能源利用方面,他们充分利用月球上丰富的太阳能,开创性地利用直流电能的特性,制备模拟月壤纤维。


其次是真空环境下拉丝,这个不仅是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的“第一次”。难点在于,整个装备材料的选择,以及高温熔体的熔融和传热都存在未知情况。最后,就是这台设备设有自动牵引装置,可以在精准控制温度、熔体黏度以及牵引速度等条件下,实现月壤纤维自动成纤。

图片

月壤纤维的意义,是让人类在星辰间扎根时“轻装上阵”。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尘埃,到中华大地上的纤细银丝,东华大学用一根纤维串联起人类智慧与星空梦想。当月壤纤维装备在上交会上精彩亮相,人类“地外工厂”的蓝图也已悄然展开。

图片

此次东华大学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上交会展出,不仅是对其科研实力的有力展示,更传递出将科研成果落地产业化的坚定决心。未来,东华大学将进一步优化月壤纤维制备技术,多途径开发月壤成纤的中国方案,为月球基地提供材料支撑,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和探月工程贡献更多力量。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纤维及复合材料、绝热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标准引领,承担了玻璃纤维、绝热材料、碳纤维3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建筑材料领域委员会玻璃纤维及碳纤维技术委员会、绝热吸声材料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是ISO/TC61/SC13及ISO/TC163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主持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61项。目前已形成覆盖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绝热材料行业全体系各层级标准的研制能力,提供全产业链全流程“一体化”标准服务,同时提供ISO国际标准策划、编制、申报、参编服务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在航空航天、海洋核电、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具有复合材料“成分-组织-性能-服役”实验室研究分析能力 。重点开展高性能纤维、纤维预制体、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研究分析 ,覆盖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机械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热性能、老化性能等实验室研究分析能力,致力于帮助复合材料相关企业建立健全实验室研究分析体系、为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实验室研究分析方案与服务。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依托深厚的行业资源,专业的产业背景,资深的服务经验,承接纤维及复合材料、绝热材料领域行研报告服务并代理Markets and Markets、Lucintel等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研究报告业务。


相关业务,请与以下人员联系。      


实验室研究分析相关服务

孟继荣:15295516105


行业咨询及报告相关服务

马   剑:13851757521


标准相关服务

杨剑平:17625900502

来源:中国纺织《38万公里外的蓝图!东华大学用月壤纤维串联人类智慧与星空梦想》



识别请关注我们

 新材料平台复合材料行业中心
图片